今年距延安整風運動70周年。在當前黨中央提出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任務的新形勢下,延安整風運動這一黨的建設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為我們提供了十分珍貴的研究素材。
一
1942年4月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發出關于討論毛澤東整頓三風報告的決定,成為延安整風運動開始的標志。從源頭上看,這場運動實際上是1938年底黨內學習運動的延伸。該年10月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發出“來一個全黨的學習競賽”號召,推動學習運動的掀起。11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干部教育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活動拉開帷幕。1939年5月20日,毛澤東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講話,從“建設大黨”的要求出發,詳細闡述了加強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1940年1月3日和20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先后發出《關于干部學習的指示》、《關于在職干部教育的指示》,10月2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作出《關于提高延安在職干部教育質量的決定》。
1941年5月19日,毛澤東在延安干部會上作報告,首先提出了反對主觀主義的問題,并建議全黨開展調查研究,轉變黨的作風,加強在職干部教育等具體建議。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8月1日,毛澤東起草了《中共中央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9月26日,中央書記處決定在延安及外地各重要地點成立高級學習組織,側重研究黨的歷史。11月6日,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參議會上發表演說提出了反對宗派主義的問題。1942年2月1日,毛澤東作“整頓黨的作風”報告,提出“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的任務,引出了整風運動的主題,標志著學習運動向整風運動轉變。
1942年3月31日,毛澤東參加《解放日報》改版座談會,他在講話中說:“我們提出了整頓三風。但要達此目的,非有集體的行動,整齊的步調,不能成功”。整頓三風先是在延安的范圍,從4月到6月短短3個月內,延安參加的人數達10098人。6月8日,中央發出指示,將整風運動從延安推向全黨。1943年4月3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繼續開展整風運動的決定》,規定再用一年的時間在全黨開展整風運動,并要求各地“靈活地運用延安經驗,著重于自己創造經驗”。
由上可見,延安整風運動貫穿于從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前半期黨的思想建設整個過程,創造性地將黨內學習運動轉換成黨的思想建設。自1921年以來,雖然在繁忙的實踐中黨始終重視加強自身建設,但像延安整風運動這樣的思想革命還沒有過。以后的實踐表明,延安整風運動奠定的黨的建設經驗一直沿用到今天,其科學性的價值得到事實的檢驗。
二
延安整風運動的深刻性并不僅僅在于全黨范圍的廣泛性,更在于黨的建設思想方法的科學性。整風運動貫穿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是在遵義會議解決軍事路線上的是非問題之后,進一步解決思想路線是非問題的體現。與到達延安之前的情況相比,20世紀30年代末的中國共產黨人的馬克思主義知識豐富得多,對國情的了解也深刻得多,但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卻還存在著一些認知障礙,不解決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問題,就將阻礙黨的建設健康發展。
延安整風運動中,學風、黨風、文風的建設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而反對主觀主義排在首位,毛澤東在“整頓黨的作風”報告中說這是“第一個重要的問題”。學風問題之所以這樣重要,毛澤東說得很清楚:學風和文風也都是黨風,但“學風問題是領導機關、全體干部、全體黨員的思想方法問題,是我們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問題”,這就點出了學風建設的本質。在延安整風運動期間,毛澤東最重視并講得最多的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他指出:馬克思主義“是領導無產階級革命事業走向勝利的科學”,聯系實際的理論才是科學的理論,“能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教員,才算好教員”。毛澤東強調:“主觀主義是一種不正派的學風,它是反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它是和共產黨不能并存的”,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態度是“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國需要的理論性創造,才叫做理論和實際相聯系”。由此確立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統一的觀點,是延安整風運動顯著的成效。這個收獲的重大意義可以從以下兩個“相統一”的成果來看。
第一,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認識上毛澤東個人意識與全黨意識相統一。毛澤東在革命實踐中逐漸形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意識。1930年他發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初步顯露思想萌芽。在經歷和總結“左”傾教條主義指導革命實踐遭遇失敗的經驗教訓之后,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必須具體化的觀點。1939年10月,毛澤東為延安出版的《共產黨人》雜志寫發刊詞,“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理解”,對黨創建以來的歷史進程、黨的建設基本問題以及經驗進行闡述和總結。1941年5月,毛澤東在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年,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日益結合的二十年”。然而,延安整風運動開展之前的情況表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全黨認識上還遠沒有確立。這一狀況經過延安整風運動得到改變。1942年任弼時在筆記中談自己參加整風運動體會時說:“過去的二十一年,雖然是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日益互相結合的過程,但是真正自覺地認識普遍真理與革命實踐要密切結合的重要性,還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當時任弼時已是有近20年黨齡的老黨員,又是黨的高級領導干部,他的認識很能說明問題。
第二,實現了毛澤東全黨領袖地位與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相統一。中共黨史著作一般都以遵義會議作為毛澤東全黨領導地位確立的標志,符合歷史事實,但事情又遠不是這樣簡單。首先,領導地位和領袖地位不完全一樣,歷史資料顯示,用“領袖”一詞來稱呼毛澤東是到1940年以后才出現在延安的報刊雜志上。該年5月3日,王明在延安“澤東青年干部學校”作了《學習毛澤東》的講演,其中說到毛澤東是“公認的領袖”,但在前面加了“在黨的工作中”的限制詞。1941年4月,《解放》周刊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說到創造性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問題上的發展,最主要最典型的代表,應指出的是我們黨的領袖毛澤東同志”。1942年7月1日,朱德在《解放日報》上撰寫的紀念文章中說:“我們黨已經有了自己的最英明的領袖毛澤東”。1943年11月,鄧小平在北方局黨校整風動員會上的講話指出:“現在我們有了這樣好的黨中央,有了這樣英明領袖毛澤東同志,這對于我們黨是太重要了”。在此基礎上,1945年黨的七大將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三
1939年10月,毛澤東發表《〈共產黨人〉發刊詞》,第一次明確提出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工程的論斷。延安整風運動以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的系統格局,為黨的建設科學化實踐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延安整風運動的成效體現在思想建設上,最重要的是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隈R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深刻思想命題,反對從書本和經驗出發的兩種主觀主義表現,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緊密地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構成黨的思想建設科學化的準則。1941年12月底,毛澤東指示延安創辦的中央黨校校訓為“實事求是,不尚空談”,并揮筆題字“實事求是”。在整風運動過程中,毛澤東多次作報告詳細闡述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出:“按照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這是一切共產黨員所必須牢牢記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延安整風運動的成效體現在組織建設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保持了黨的純潔性,提高了黨組織的戰斗力。當時整頓三風中,黨風建設的主要內容是反對宗派主義,而作為全黨范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活動,延安整風運動對黨的組織建設產生的影響是全面的。1940年黨員人數發展到80萬,1945年中共七大召開時達121萬。延安整風運動的文獻中,對黨的歷史方位把握上有幾個重要判斷:一是已經成為一個“大黨”;二是對中華民族具有強大號召力和凝聚力的黨;三是“準備勝利的黨”;四是完全獨立自主的政治上成熟的黨。在這樣的情況下,加強組織建設提上延安時期黨的建設議程上來。時任中央組織部部長陳云高度重視,提出了一系列極其重要的觀點,如“黨的支部應該成為領導群眾斗爭的核心”、“黨員的質量重于數量”、大力培養忠實于無產階級事業忠實于黨的干部,以及關于黨支部的地位作用、組織原則、領導機構、基本任務、中央與地方黨部的關系等方面的精辟闡述,以豐富的思想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
延安整風運動的成效體現在黨的作風建設上,最顯著的標志是三大優良作風的提煉。當時,整頓學風主要是反對主觀主義,整頓黨風主要是反對宗派主義、整頓文風主要是反對黨八股,雖然指向不同,但都關系黨的作風建設。整頓三風的目的就是要以科學精神,體現共產黨先進性的本質。通過20余年的革命實踐,尤其經歷了抗日戰爭時期艱苦卓越的斗爭,黨的優良作風在延安整風運動中得到體現。1945年毛澤東在黨的七大政治報告中第一次作了明確的概括:“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的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鄧小平指出:“我們黨很完整的作風,經過延安整風已經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