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革命紀念館位于延安市王家坪。延安是中國革命圣地。黨中央、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和陜北生活戰斗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形成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為了集中展示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陜北領導中國革命的豐功偉績,早在1950年7月就組建了延安革命紀念館,它是新中國成立后建成的最早的革命紀念館之一。歷經幾次變遷,現在的延安革命紀念館主體建筑位于延安城東北三華里處的王家坪。延安革命紀念館現有館藏文物3.5萬多件,歷史照片1萬余張,圖書1.3萬余冊,調查訪問資料百余卷;開放有“延安革命史”、“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兩個基本陳列展館;管理有王家坪、南泥灣兩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融收藏、研究、宣傳于一體的革命紀念館。1997年,延安革命紀念館被中央宣傳部、民政部、人事部和文化部列入百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3月,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009年,延安革命紀念館新館主體建筑入選“新中國成立60年全國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2011年《延安革命史》基本陳列入選“全國十大基本陳列特別獎”。
2005年,延安革命紀念館被中宣部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一號工程”重點建設的三個教育基地之一。2006年10月,延安革命紀念館原主體建筑拆除重建,并對沿襲了半個多世紀的基本陳列體系作了比較大的調整和修改。2009年8月28日,延安革命紀念館新館落成并全面對外開放。
新建的延安革命紀念館,坐北面南,主體建筑與延河上有視覺沖擊力的彩虹橋為軸線呈對稱布局,為東西長222 m,南北深119 m的“┍┑”形建筑。主體建筑功能,分為公共活動設施區、陳列展覽區、文物庫區、辦公區、設備用房區。
新館入口門廊和東西翼入口大門均采用拱形,和“窯洞墻”一起體現了延安地區建筑文化的傳承。整棟建筑除休息廳、樓梯間處設有較大的玻璃窗外,其它均為豎向帶狀和點狀的窄窗。實用性空間運用高側洞窗,以自然采光供展廳“環境照明”,“休息廳、樓梯間為開敞的大玻璃窗。建筑輪廓的高低變化與平面相結合,增加了建筑的紀念性。除此之外,延安革命紀念館建筑沒有多余的裝飾,外墻淺駝色的石料形成渾然一體簡樸、莊重的風格。
入館臺階分為三臺,隱喻共產黨在延安經歷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個階段。紀念館正門上方有郭沫若題寫的“延安革命紀念館”金黃色館名,蒼勁有力,莊重醒目。38000平方米開闊而富有深刻內涵的紀念館廣場,在“┍┑”形建筑東西拐角的45°法線和中軸線相交處敬塑有16 m高的毛主席紀念銅像,表達了對偉大領袖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的深切懷念。正廳門前兩側,分別有“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和“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點”大型群雕,展現延安在中國革命的歷史地位;主體建筑正面兩側有反應地域特色的18孔窯洞造型,每孔窯洞前均有一尊表現不同內容的人物雕塑,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凝聚力;大門兩側為“延安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圣地”、“陜甘寧邊區人民對中國革命的偉大貢獻”的浮雕長卷;圍繞紀念館主體建筑有紀念性園林綠色通道,其中布置著具有革命浪漫主義的紀念性小雕塑。
新館基本陳列的主題是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陳列體系是按照歷史編年體與專題相輔相成的方式,將黨中央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時期的重大實踐和理論設計為六個單元展示:一、紅軍長征的落腳點;二、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中心;三、新民主主義的模范試區;四、延安精神的發祥地;五、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確立;六、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點。以上六個單元在新館10000多平方米面積集中展現,展出各類文物2100多件,歷史照片1000余幅。在陳列手法上,根據展出內容的需要,采用了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增設了必要的模擬景觀、場景復原、半景畫。這些陳列形式和內容真實地再現了延安時期的革命斗爭史實。置身其中,仿佛把人們又引入了延安時代那令人難忘的火紅歲月,接受洗禮,得到啟示。